我的左臉上隨著不注重防曬,默默長出 3 位曬斑,
起初不在意,這 3 位卻慢慢變的猖狂…
2019 年末時候去德州探親,
阿姨說:可惜了臉上有曬斑。
這句話剛剛聽到感覺也還好,
怎麼卻像是一顆種籽,默默在心裡發芽,
曬斑其實淡淡的,蓋個遮瑕,也不會太明顯,
但是現在戴口罩,完全不敢化妝(只有抹防曬乳),
所以脫下口罩,就會看見曬斑,有點討厭…
先買了市售厲害的淡斑精華敷著,卻不見效果。
最後選擇友人也去雷射過的皮膚科診所。
選擇醫美或是皮膚科是個人選擇,
醫美一般單價比較高,套裝內容五花八門,
我是比較害怕的,畢竟這是臉蛋,禁不起任何閃失,
一直不敢去處理,也是擔心沒弄好,自己會完蛋。
這次使用傳統雷射,修復期會比較長,
開始前,醫生細心地講解打完後的注意事項,
以及每個星期的變化,讓我有心理準備。
敷上麻藥 30 分鐘,準備要雷射了,
非常非常的緊張,怕痛,結果真的還好,
可能是因為之前經歷過更痛的私密處雷射,
臉部使用更細的雷射光?還是什麼的,就像細細的小針在刺我的臉。
痛苦的是打完之後的灼熱感,這剛好跟私密處雷射相反,
私密處雷射是當下痛,打完冰敷就還好。
而臉部的雷射,雖然事後也是塗藥膏、冰敷,
卻在離開冰袋後,仍然感覺到臉在燒,不想講話。
忙碌的醫生看到愁眉苦臉的我,停下腳步關心:還好嗎?
我忍不住難過的心情:好痛喔 ~
醫生安慰回應:忍耐一下 ~ 2 個小時之後就不會痛了歐 ~
離開診所前,護士給我 1 瓶軟膏、 1 些消炎藥物,
叮嚀著除了止痛藥外,其他顆請照 3 餐乖乖吃完二天份。
軟膏早晚用棉花棒薄擦 1 次。
基本復原流程:結痂(1 ~ 2 星期)→ 變紅(2 ~ 3 星期)
最後,依照個人的膚質,有些人就好了,有些則是會返黑,
返黑的同學,醫生說不用回去找他,就是等幾個月就會慢慢褪掉。
結痂尚未掉之前,不可以使用清潔品、不行碰到化妝品、保養品,
乖乖地用清水洗乾淨即可。
現在是用化妝棉沾溼,輕輕地擦傷口,再用棉花棒塗藥膏。
其他的地方同樣用化妝棉沾化妝水擦拭,上乳液,避開傷口。
提供一下花費,以發計價,1 發 $40,這次價格 $1,500
好赤裸 ~ 第一次放上素照,請忽略黑眼圈以及忘記抹護唇膏的部分,
現在真是醜爆了,突然感激媽媽,給了我一個白白健康的皮膚…
(雖然整體有點偏乾,但是已知足。)
記得剛打完拿起手機開自拍模式看自己的時候,
著實被自己的醜樣給嚇到,哈哈…
在上方 2 位曬斑的中間有 2 個小點,想說醫生怎麼沒打,
想起醫生說那是痣,不是曬斑,所以沒有把他們射掉。
以上是傳統雷射除斑的隔日照片,當天真的很痛(我的耐痛度很低也是個事實),
所以完全不想拍照跟寫任何東西。
下週如果沒有偷懶的話,再來更新,看看一星期後有沒有稍微正常一點。
01.30 更新
經過 1 星期的修復,昨天晚上有發現比較明顯的結痂,
也覺得血色比較深的那一塊好像已經掉了一點點,
結果今天早上起床,就發現深色的結痂已經掉了,
留下淡淡的粉色,有點鬆口氣,原本以為會是血肉色…
這星期扣除假日以及額外 2 天休假,只有去工作 3 天,
工作的時候要一直戴的口罩,傷口其實隱隱約約不太舒服,
如果可以,最好是乖乖在家修復 1 星期,讓傷口好好透氣,也少接觸太陽跟髒空氣。
這 1 星期,每次拿下口罩,就會開始擔心別人異樣的眼光,
覺得人家在可憐我臉上的殘缺,儘管同事有安慰:妳這個真的還好,而且一看就是去雷射 ~
總而言之,有點進步了,原本還在擔心沒進展,不知道要更新什麼 ~
期待下周的臉,大家 bye bye…
02.07 更新
在上週六早上更新完曬斑恢復狀況後,晚上洗澡時候,另一塊結痂也掉了,
下面這張是 01.31 隔天週日拍的照片,掉下來的結痂處有 2 圈淡淡的粉紅色。
接著在 02.02 星期二的晚間洗澡完後,下方的結痂也掉了,
由於是晚上,以及接下來幾天都要工作,沒辦法好好拍照,
因此到今天才拍照回報如下方照片所示。
目前的曬斑處顏色很淡,不仔細看像是蚊子咬或是過敏的淡紅色,
由於是臉,不敢大意,還是很小心的注意防曬,一出門就是戴口罩、帽子加上防曬傘,
不想讓辛苦挨雷射灼熱痛的臉皮付諸流水,也不希望再經歷一次 ~
大約 2 週的時間,這 3 處曬斑,我還不太上保養品跟化妝品,
會盡量還是先避開,這 2 天才有開始在洗澡完後噴一點 Avene 雅漾活泉水。
希望可以慢慢恢復白白的皮膚,不要反黑了 ~